嬰兒長牙是指寶寶從首次萌出牙齒到乳牙全部長出的生理過程,是什時始長發(fā)育的表現(xiàn)之一。長牙過程呈漸進式,候開大約需要3年左右時間完成,嬰兒牙期間會伴隨不適癥狀。什時始長
嬰兒的候開牙蕾在胎兒時期就已形成,這是嬰兒牙乳牙的基礎。大多數(shù)寶寶會在4~7個月時萌出第一顆乳牙,什時始長也有可能延遲至1歲才會萌出第一顆牙。候開一般情況下,嬰兒牙最先萌出的什時始長是下排中間的門齒,其次是候開上排中間的門齒,然后是嬰兒牙上下門牙左右的門齒。以每個月增加一顆的什時始長速度,到3歲左右正常的候開嬰兒應該長齊整副20顆乳牙,上、下頜各10個。極少數(shù)寶寶出生時就長有牙齒。
嬰兒具體牙齒萌出時間:
1.中切牙:下頜6個月;上頜7個半月;
2.側切牙:下頜7個月;上頜9個月;
3.第一乳磨牙:下頜12個月;上頜14個月;
4.犬牙:下頜16個月;上頜18個月;
5.第二乳磨牙:下頜20個月;上頜2歲;
個體差異會影響個別牙齒的生長順序,如牙齒排列無大礙則不需特殊處理。
1.牙齒的生長具有一定的順序,這與牙胚發(fā)育的順序一致。
2.下頜牙齒萌出早于上頜同名牙。
3.如果沒有身體健康方面的異常,寶寶牙齒或早或晚萌出是正常的。
4.左右同名牙齒基本同時出齦萌出。
5.牙齒生長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,個人差異也較大。
6.嬰兒出牙數(shù)=月齡-(4或6)。
1.唾液增多
嬰兒出牙會刺激牙齦神經(jīng),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,而寶寶吞咽動作還沒發(fā)育好,因此會常常滿嘴唾液,甚至溢出口腔。
2.口腔疼痛
嬰兒牙齒萌出可能會因為刺激牙神經(jīng)而造成疼痛和不適。
3.暴躁易怒
萌牙帶來的疼痛感會讓寶寶脾氣變得暴躁,孩子易哭鬧。
4.臉頰發(fā)紅
寶寶的臉頰可能因為口水腌漬而出現(xiàn)紅色斑點。
5.愛啃咬手指、物品
嬰兒在長牙期會將手指、物品放到嘴巴里啃咬,這是發(fā)癢的牙齒在作怪。
6.牙齦敏感、腫脹
嬰兒在長牙期牙齦可能會紅腫、癢、疼痛,并且變得極為敏感。
7.無法安睡
嬰兒在長牙可能無法安睡,常常半夜醒來,煩躁不安。
8.體溫升高
出牙可能伴隨體溫升高,若寶寶體溫超過38.5℃,并伴有不適,則需及時就診。
9.屁股疼痛
嬰兒出牙時期更易患尿布疹,這是因為小部分寶寶在長牙期會出現(xiàn)腹瀉癥狀。
10.拒絕進食
長牙的不適感可能會讓寶寶出現(xiàn)拒食情況。
11.乳牙早萌
有部分寶寶出生時就有牙齒萌出或出生后1個月內就有乳牙萌出,這兩種牙齒會自行脫落,若不脫落就要人工拔出。
12.乳牙遲萌
超過1周歲沒有萌出第一顆乳牙,或超過3周歲乳牙未全部萌出,都算做乳牙遲萌。
13.萌出性牙齦炎
乳牙萌出可能造成牙齦炎,不過是暫時性的。
14.萌出性囊腫
乳牙萌出前可能引起牙黏膜局部腫脹。
15.齲齒
寶寶萌出的牙齒容易患齲齒。
16.兜齒
兜齒俗稱“地包天”,是牙齒發(fā)育過程中咬合異常。
1.牙齒的生長發(fā)育需要多種營養(yǎng),如維生素A、D、C、礦物質。因此出牙期間的飲食需要攝入富含蛋白質、鈣、維生素類的食物,幫助牙齒的正常發(fā)育。
2.保持嬰兒牙齒的清潔。在給寶寶進食后,用白開水沖洗口腔,一日至少兩次用紗布棉簽、指套擦寶寶的牙齒和牙床,清除口腔食物殘渣。
3.糖果、碳酸飲料、黏性甜食可能引起蛀牙,盡量避免給寶寶食用。
4.嬰兒出牙期可以用面包干、餅干、棒冰等硬性食物咀嚼幫寶寶緩解牙齒不適,也可以使用嬰兒專用牙膠。
5.經(jīng)常帶寶寶到戶外曬太陽,有利于促進鈣質吸收,幫助牙齒生長。
6.如果寶寶長牙不適,可以輕而穩(wěn)地按摩牙床。如果嬰兒牙齦發(fā)炎紅腫可以請醫(yī)生開一些兒童藥物。
7.不要讓嬰兒含著乳頭或奶瓶睡覺,以減少蛀牙危險。
8.等寶寶1歲半左右可以開始學習刷牙。選擇柔軟的牙刷和兒童專用牙膏。
9.如果嬰兒因長牙不愿意進食可以準備涼、軟的食物,如布丁、稀飯等。
10.一歲以后盡可能讓嬰兒使用杯子喝奶,戒除奶瓶依賴。
11.盡量采取母乳喂養(yǎng)可抑制細菌在牙齒上繁殖,防止牙齒腐爛。
12.人工喂養(yǎng)嬰兒要避免錯誤的哺乳姿勢,避免引起寶寶牙頜畸形。
13.及時擦干凈寶寶臉上的口水,否則可能造成皮膚發(fā)紅、脫皮。
14.寶寶長牙期間需要定期檢查,尤其4歲后要徹底戒除安撫奶嘴的習慣。一旦發(fā)現(xiàn)異常要配合醫(yī)生治療,盡快矯正。
寶寶長牙期飲食安排
· 6-8個月
適量吃一些流質食物,如馬鈴薯泥、蛋黃泥、麥片粥等。
· 8-12個月
可在輔食中添加肉泥、肉末、西紅柿、豆腐等柔軟的食物。
· 13-19個月
可減少液狀食物,適當增加固體食物,如軟飯、蒸蛋、蔬菜、肉類等。
· 20個月左右
可添加米飯、面條、大豆等稍偏軟的食物。
· 鮮奶蘑菇小排骨
原料:豬小排、胡蘿卜、西芹、鮮蘑菇,牛奶、干淀粉、黃酒、鹽、凈水、花生油各適量。
制作方法:
1.豬小排洗凈后切成拇指粗細的條塊,開水燙后瀝干,置于盆中,加干淀粉、少量黃酒、適量鹽拌勻。
2.把鍋加熱,倒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。腌漬好的豬小排放入后油炸至金黃色,然后撈出,放進砂鍋里。
3.把胡蘿卜和西芹洗凈,切成條塊。把鍋熱后加入油,煸炒片刻后盛入碗中。
4.將鮮蘑菇洗凈,切成四段。在砂鍋里倒入少量清水,用大火煮開,加入半杯鮮奶,用小火把排骨蒸煮至軟熟。
5.放入胡蘿卜、西芹、鮮蘑菇塊和另半杯的鮮奶,繼續(xù)用小火燜煮。等香氣外溢時加入少許鹽即可。
功效:牛奶營養(yǎng)價豐富,富含鈣質??梢詭椭鷮殞毱鸬阶o牙固齒作用,并且可以提高寶寶的食欲。
· 海帶燉瘦肉
原料:瘦豬肉、水發(fā)海帶、醬油,料酒、鹽、白糖、大料、蔥、姜、香油各適量。
制作方法:
1.瘦豬肉洗凈切塊;蔥擇洗干凈切段、姜切片;海帶洗凈后用開水煮10分鐘,切小塊。
2.熱鍋倒香油放白糖,炒至糖色。放入除海帶外的食材煸炒,加入醬油、鹽、料酒繼續(xù)煸炒。
3.待肉變色后加入水漫過豬肉,用大火燒開后,轉小火燉肉至八成熟,待肉爛后放入海帶,一同燉10分鐘左右。等豬肉、海帶均入味即可。
功效:豬肉、海帶為生長發(fā)育提供充足營養(yǎng),可補充寶寶長牙所需的大量鈣質。
· 家庭牙餅
原料:吐司面包、黃油適量。
制作方法:
1.將烤箱預熱,將土司面包放入其中,烤至表面金黃色。
2.吐司面包烤好后切成條,抹上一層黃油。
功效:土司面包烤好后是合適的磨牙食品,可以按摩寶寶牙床。
1.遺傳
如果有家庭遺傳病史,將會影響寶寶長牙的速度。有研究表明女孩長牙時間會比男孩早。
2.早產(chǎn)、疾病
早產(chǎn)兒長牙的時間要先扣除早產(chǎn)時間;出生體重過輕的嬰兒萌牙可能較慢。如果有唐氏癥、腦下垂體分泌異常等疾病也有可能造成寶寶長牙速度差異。
3.營養(yǎng)不良
鈣、蛋白質、維生素缺乏會影響嬰兒牙齒的生長。
4.外傷、感染
外力撞擊可致兒童牙齒排列不齊,萌生過慢。有時嬰兒炎癥和藥物使用也會讓牙齒不易長出。
乳牙萌出前幾天孩子可能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(xiàn),如哭鬧、口涎增多、喜歡咬手指和硬的東西、睡眠不好、食欲減退等表現(xiàn),有的還有低熱、輕度腹瀉、局部牙齦可能充血、腫大。一般來說,以上現(xiàn)象持續(xù)3~4天,乳牙就穿破牙齦萌出了。有的孩子出牙晚一點,并不說明身體有什么問題。剛長出的乳牙還不能吃飯用,因此不能給孩子硬食,媽媽也不要讓孩子含著乳頭睡覺。
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.9℃~37.5℃。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℃以上時,可認為發(fā)熱。其中,低熱是指體溫波動于38℃左右,高熱時體溫在39℃以上。連續(xù)發(fā)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(fā)熱。
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,即從肛門所測得,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.3℃~0.5℃,腋下及頸部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.3℃~0.5℃。
你的寶寶38.1度若是從肛門量的,則屬于低熱,若是從頸部或腋下量的,則直腸溫度約在38.7度~39.1度,已經(jīng)屬于高熱了。
個人的原則是38.5度以下,不要吃退燒藥,打退燒針,要給寶寶多喝水。注意環(huán)境溫度是否過高。在炎熱的夏季,氣溫很高,嬰兒自身調節(jié)體溫的能力又差,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(fā),使體溫升高。但是這種發(fā)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,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,稍微扇一扇,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,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,幾小時后體溫就會降到正常。在冬季,如果室內溫度過高,嬰兒又包裹得過多,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。
若高燒38.5度以上,請立即讓醫(yī)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,還是細菌感染的,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藥(如:利巴韋林),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(如頭孢類),不要急于退燒,燒只是表象,要把病因找出來。
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。醫(yī)生說了,可以吃藥的不要打針,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,關鍵是要用對藥,而不是用重藥。
寶寶出牙一般是在4∼7個月之間。寶寶在4個多月后,開始流口水,第一顆牙就在這個時候冒出來,位置一般在下牙床中間。
在寶寶所有的身體狀況中,擁有健康的牙齒是很重要的。牙齒可以幫助寶寶咀嚼食物;當他開始學說話時,牙齒決定了他的咬字和發(fā)音;牙齒還影響著寶寶上腭的生長。
美國家庭醫(yī)師學會對如何照顧正在出牙的寶寶提出了七點建議。
1、出牙一般是不疼的,但有些寶寶會感到不舒服和煩躁。你可以用干凈的手指或濕潤的紗布,放入孩子的口中磨擦牙齦,這樣會對他有所幫助;涼涼的出牙環(huán)也可以用來緩解孩子出牙時的牙齦不適。
2、要謹慎使用牙膠,過多地使用牙膠對孩子沒有好處。
3、出牙不會引起發(fā)燒。如果孩子發(fā)燒,應該帶他去看醫(yī)生,可能另有原因。
4、母乳喂養(yǎng)對寶寶的牙齒發(fā)育是有利的。
5、寶寶6個月大時就可以使用水杯,1歲時就別再給他用奶瓶了。這些有利于他的牙齒發(fā)育。
6、在兩餐飯之間只要添加些水或普通純牛奶即可,不要讓孩子喝果汁或其他飲料,因為里面存在大量的糖。如果你想給寶寶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劑的牛奶,可以直接讓孩子在用餐時飲用。
7、寶寶出第一顆牙時,就應該幫他刷牙了,一天兩次。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寢前。要用輕柔的嬰兒牙刷,擠上少量的牙膏,輕輕地幫他刷牙。注意不要讓孩子吞食牙膏。
2025-05-05 13:59
2025-05-05 13:11
2025-05-05 12:40
2025-05-05 12:40
2025-05-05 12:31
2025-05-05 12:24
2025-05-05 12:06
2025-05-05 11:50